<u id="c2quh"></u>

<video id="c2quh"></video>
<tt id="c2quh"></tt>
  • <b id="c2quh"><noscript id="c2quh"></noscript></b>
    <ruby id="c2quh"><menuitem id="c2quh"></menuitem></ruby>

    <rt id="c2quh"></rt>

    新聞中心

    / 公司新聞/行業新聞/黨建資訊/

    2016農民心儀的種子什么樣?

    新年伊始,對農民來說,又到了盤算種什么、種多少的時候。今年我國農業轉方式、調結構腳步加快,種植結構的調整不可避免地會影響農民的種植計劃,加之市場上各作物品種繁多,農民會面臨更多的選擇。什么樣的品種能滿足農民的要求?歲末年初,記者走訪了多地種植大戶,聽他們講對育種家的期望、對品種特性的期盼、對心儀好品種的渴求。


    編者按:

    新年伊始,對農民來說,又到了盤算種什么、種多少的時候。今年我國農業轉方式、調結構腳步加快,種植結構的調整不可避免地會影響農民的種植計劃,加之市場上各作物品種繁多,農民會面臨更多的選擇。什么樣的品種能滿足農民的要求?歲末年初,記者走訪了多地種植大戶,聽他們講對育種家的期望、對品種特性的期盼、對心儀好品種的渴求。

    水稻:好管好收才對大戶“胃口”


    歲末年初,四川省崇州市榿泉鎮千豐土地股份合作社即將召開一年一度的社員大會,該合作社農業職業經理人魏濤一邊忙著準備“述職報告”,一邊開始籌劃明年的生產計劃。

    對于今年大春水稻的品種結構安排,魏濤已經心里有譜。2015年大春,在魏濤的力薦下,合作社700多畝稻田除了繼續種植“F優498”這一品種外,還試種了“花香7號”和“Y2優973”這兩個優質稻新品種。經過一番“擺擂比武”,品種性狀表現已見分曉,魏濤心里有了中意對象,現在要做的就是在社員大會上擺出事實,說服社員代表。

    究竟什么樣的水稻種子才能對上種植大戶胃口?魏濤認為,對于數百畝的規模種植戶,穩產比高產更重要。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種植優質稻每畝投入的種子成本比普通雜交水稻要高出80~100元左右,但從今年銷售的情況看,優質稻谷價格比一般水稻要高出1~3毛/斤,以畝產1000斤計算,投入產出比還是很合算的。“所以,相對于高產指標,品種的抗病性和適應性更值得關注。”魏濤表示。

    魏濤的觀點得到新津縣種糧大戶楊波的認同。2015年大春,在頭年小規模試種后,楊波將流轉的700多畝土地全種上了優質稻品種“宜香2115”。“抗病性和適應性都不錯,田間管理相對簡單,這就省掉了一大筆人工費用。”楊波告訴記者,雖然種子價格比普通水稻種子高出不少,但在今年糧食價格相當不景氣的情況下,每斤售價仍然比普通水稻高了1毛錢,總體核算下來還是不錯。

    除了抗病性和適應性外,適宜機械化作業正成為種糧大戶選種的另一項核心指標。近年來,農機數量的倍增讓成都平原進入機械化種植時代。2014年,全市機收水稻、小麥面積達到99%,就連機械化程度發展相對緩慢的插秧環節,同比增幅也高達97%。“農村人力成本越來越高是主要原因。”魏濤表示,為了降低人力投入,從插秧到收獲,合作社早已實現全程機械化作業。

    成都市農委總農藝師姚光貴表示,隨著規模種植比例的不斷擴大,種子市場需求正在發生變化,適應性、抗病性、抗倒伏性這些指標越來越受到重視。統計顯示,2014年,成都全市糧食適度規模經營面積增長至近40萬畝,同比增長幅度超過80%。

    那么,市場究竟有沒有跟上這一變化呢?種子企業表現得很積極,大春剛過,就有種子公司聯系上魏濤,希望他能在下一年度試種公司培育的新品種。面對各種上門推銷的水稻品種,魏濤感到有些眼花繚亂,無從選擇。他希望當地有關部門、行業協會能夠組織起來,做一些新品種在本地表現的權威測評工作,為大戶選種提供指導意見。

    小麥:期待抗凍抗旱抗病蟲的新品種

    “玉米行情不好,來年關鍵還得看麥子。”2015年12月28日下午,在素有“魯南糧倉”美譽的山東省郯城縣,郯城街道馬屯村會義家庭農場主王會義說,“好在,這幾年咱給種子公司育良種,這些品種抗凍抗旱,一般都能拿高產,產量普遍在1100斤以上,好的時候到1300斤。”

    小埠嶺村的家庭農場主杜其樂接過了話茬:“那是,種麥子關鍵看良種。俺種的是濟麥22,咱總結了,‘三抗一高’,抗凍抗旱抗病蟲,水肥到位拿高產。”

    同樣來自馬屯村的王軍總結得言簡意賅:“良種加上深耕深松,再加上一噴三防,就能基本保障畝產過千斤。”

    郯城縣農業局人士介紹,該縣常年種糧面積70萬畝,近年來小麥良種供應率已實現100%,濟麥22、魯原502、郯麥98等良種在實現連年增產中的表現越來越突出。

    這兩年,每到小滿時節,郯城就會組織糧農開展小麥良種評選。每村推選一至兩名農民信得過的“土專家”、“田秀才”、“種植能手”,讓他們參與整個評選過程,現場參觀、現場比對、現場打分、現場評定,選出品質好、產量高、分蘗多的小麥良種。縣農業局會根據評選結果,確定來年主推的當家品種。

    “這個辦法好,選出來之后,由政府統一供應,大家伙兒買著放心。”王會義說。

    杜其樂說:“咱種了800多畝,種植面積大,能和種子公司簽育種協議,他們加價1毛錢回收,這樣最好。”

    看來,小麥良種的重要性已得到郯城糧農的普遍認可。那么,對未來小麥種子市場糧農有何期望呢?

    經過了認真思考,杜其樂首先發言:“種麥三怕,一怕冬天凍了,二怕春天旱了,三怕后期遭了蟲災。因此,咱就希望小麥良種抗凍抗旱抗病蟲這‘三抗’的表現越來越好,期望著市場上能夠出現更好的新品種。”

    “是的,咱先說凍害,氣候無常,冬天和開春的時候咱是提心吊膽。比如說這幾年的暖冬,麥苗返青早,遇到大的倒春寒,還真是麻煩。”王軍說。

    王會義介紹,他的麥田水澆條件不好,地下一米多就有石頭,打井打不出水來,只能靠挖大口井存水。山東這兩年都是大旱,關鍵時候大口井不管用,還得看所選小麥品種的抗旱能力。

    說到病蟲害,三位糧農異口同聲說到了赤霉病。“其它病蟲害都好防,就是這個赤霉病,是現在種麥子的最大危害。”王會義說。

    在郯城,赤霉病危害這幾年時有發生,一般年份減產5%到10%,嚴重時減產20%。王軍說:“盡管咱在起穗期會噴藥,但還是很難防住,一旦得上就沒辦法,不僅影響產量還影響質量,發生嚴重的地塊麥子都不好賣。”

    “這是小麥的‘癌癥’,不好防治。因此,最盼著抗赤霉病的品種盡快出來,別再讓咱擔驚受怕了。”杜其樂說。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由于采取了政府統一供種的方式,郯城糧農不用擔心買到假小麥種子,種子市場也很規范。兩位糧農打聽高筋小麥、黑小麥等特色品種的種植效益,縣農業局人士答復,種特色品種,關鍵是先找到銷路,才能確保增加收入。如果自身沒有加工能力,也沒有提前對接加工企業或專業市場就盲目擴種,會有較大風險。

    經濟作物:渴求抗性強的老味道種子

    “我們缺的是合理化調配間作套種、種養結合的科學技術,而不是用農藥噴灑廣治病蟲害的“良方”;我們缺的是抗旱抗病的種子,而不是變了口味多產的種子。所以我期盼,2015年有人能關注我們這一訴求,為我們研發出抗性強的老味道老種子。”鄭偉志快人快語。

    鄭偉志是個有著城市生活閱歷和電商從業經驗的新農人。2014年末,他重返家鄉山西鄉寧縣搞起了生態農業,開始起名鹿崖生態農業,后來改叫老家小菜園。

    “當理性的、健康的飲食觀念開始回歸以后,人們不再為了吃而吃,不再為追求品相而不顧食物里的添加劑和農藥化肥,人們追求的是自然、健康的飲食,懷念的是兒時的味道,然而這樣的食物在城市的商場里卻并不容易找到。面對令人堪憂的社會問題,老家小菜園的客戶定位是講究健康養生的城市居民,所以我們選擇了利用電子商務把鹿崖深山里的特色農產品賣到一線城市消費者的餐桌上。”

    2015年,鹿崖生態(老家小菜園)與農戶簽訂農作物采購種植合同,讓農戶和公司一起發展生態農業。同時在微信上開始了品牌推介和商品預售。

    鄭偉志的生態農業做得很精細。他們選擇了核桃、西紅柿、紅薯、山藥、土豆、絞瓜、黃瓜及各種豆類等隨季節自然生長的農作物。其中有市場上的新品種,也有農戶自己這些年一直種的老品種。

    “一起播種的新老品種有明顯差別,新品種都在春季鹿崖干旱期長勢明顯,而老品種就不那么好了。過了夏季,新品種率先成熟,老品種總是遲20多天。最有代表性的是豆角,新品種在6月下旬就能采摘,而老品種要在7月下旬才能開始食用。可新品種下鍋時就是沒有老品種那種撲鼻香的豆角味道。”鄭偉志說。

    “西紅柿在新老品種上更有區別,新品種抗旱抗蟲早熟,但果內肉多汁液少,明顯沒有老品種那種酸中帶甜的西紅柿味道。老品種在干旱時果粒較小,在雨水充足時容易腐爛,嚴重時幾乎無收。”

    “絞瓜經過改良后變為小金瓜、絞絲瓜,以前的品種幾乎絕跡,小金瓜瓜瓤水份較多,且有一種說不出的藥味,絞絲瓜更是變得瓜瓤全部為絲找不到一點瓜的特性了。老品種在苗期長勢特好,開花很多,但成果較少,成果后易從果內生蟲壞掉,因此已被老百姓所棄。鄭偉志生產的老品種絞瓜賣到廣州市場后,一些消費者用它來蒸米飯,味道特別好。可惜的是他聯系了好多科研部門和種業公司,都沒有人對這個常規品種有興趣。

    “同質化品種造成很多農民增產不增收,甚至農產品嚴重滯銷的問題。我們缺的是純正地道的原生態食物,我們利用獨特的地理條件走稀缺性、獨具一格的傳統口味之路,但我們缺少培育這樣品種的技術人才,目前只能提高賣價把這樣的農產品當奢侈品銷售到城市高收入人群的餐桌上了。2016年,我希望這不再是一個瓶頸,而是一個階梯。”鄭偉志說。


    文章來源:農民日報


    91在线永久一区二区